行政许可
行政许可,是指在法律一般禁止的情况下,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方的申请,经依法审查,通过颁发许可证、执照等形式,赋予或确认行政相对方从事某种活动的法律资格或法律权利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问题 | 附义务的行政许可 |
分类 | |
解答 |
![]() 一、附义务许可含义附义务许可也称有条件放弃的许可,指被许可人获得许可的同时,亦承担一定期限内从事该活动的义务,否则要承担一定法律责任的许可。如《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 可证管理暂行办法》第18条规定,因管理不善或无正当理由,致使科研生产任务严重逾期或不能按期完成的,许可证管理办公室可暂停其使用许可证并限期改正; 情节严重的,吊销其许可证。《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管理规定》第18条也规定,领取许可证6个月后仍未开机拍摄的,发放许可证部门有权收回许可证。 二、附义务许可的特征行政许可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许可是依法申请的行政行为。行政相对方针对特定的事项向行政主体提出申请,是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许可行为的前提条件。无申请则无许可。 2.行政许可的内容是国家一般禁止的活动。行政许可以一般禁止为前提,以个别解禁为内容。即在国家一般禁止的前提下,对符合特定条件的行政相对方解除禁止使其享有特定的资格或权利,能够实施某项特定的行为。 3.行政许可是行政主体赋予行政相对方某种法律资格或法律权利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许可是针对特定的人、特定的事作出的具有授益性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4.行政许可是一种外部行政行为。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针对行政相对方的一种管理行为,是行政机关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一种外部行为。行政机关审批其他行政机关或者其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的人事、财务、外事等事项的内部管理行为不属于行政许可。 5.行政许可是一种要式行政行为。行政许可必须遵循一定的法定形式,即应当是明示的书面许可,应当有正规的文书、印章等予以认可和证明。实践中最常见的行政许可的形式就是许可证和执照。 三、附义务许可的作用1.行政许可是国家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有力手段,有助于从直接命令式的行政手段过渡到间接许可的法律手段 2.行政许可有利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障广大消费者及公民的权益 3.行政许可有利于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 4.行政许可有利于控制进出口贸易,保护和发展民族经济 5.行政许可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环境保护,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健康、协调发展。 四、附义务许可与权利性许可根据许可是否附加义务可把许可分为权利性许可与附义务许可。权利性许可和附义务许可反映了主管机关对许可的不同管理方式。一般说来,附义务的许可具有督促相对人积极作为的作用;权利性许可,则可以由相对人自由处置。 附义务的行政许可相关词条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