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诈骗罪一般可以判多久? |
分类 | 刑事辩护-金融诈骗辩护 |
解答 |
一、诈骗罪一般可以判多久? 1、诈骗案件的犯罪分子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要想将被诈骗的钱追回来,首先可以报警,向警方提供相应财产证据以及涉嫌诈骗人员的各种信息。 如果是支付宝转钱可以去投诉带上聊天记录以及转账记录微信也是如此只不过支付宝的追回率比较高。 二、单轨制诈骗案件会被判刑吗? 1、单轨制诈骗案件不一定会判 单轨制是“政法系统一体化单轨制协同办案模式”的简称。即全部刑事案件(国保类、涉众型案件除外)的办理只通过政法一体化办案系统单轨运行,不再移送纸质卷宗。单轨制办案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办案方式,是政法系统的一次信息变革。 2、网上办案单轨制是指在政法机关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业务协同、数据共享的一种高效率办案模式。 从公安立案侦查,检察院批捕起诉,法院审判,最后到司法行政部门刑罚执行等办案各环节,单轨制办案模式依托办案平台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案件电子数据和电子卷宗随办案进程同步网上流转,纸质卷宗材料不再随案传递,实现办案过程全程网上留痕。 三、借款式诈骗如何认定的? 1、认定借款式诈骗的方式包括判断借款人在借钱时是否就具有不归还的意图等。 诈骗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即行为人在借钱时就具有不归还的意图。诈骗罪以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作为主观构成要件的,因此,诈骗人“借钱”只是其虚构的幌子,主观上根本没有归还的意图。而正常的借贷人在借款时却具有归还的意思,往往只是因为客观原因造成债务不能及时归还。 2、可以判断在借款时是否虚构了事实或者是隐瞒相关的真相 诈骗人在借款时都会采用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的手段,导致被害人产生错误的认识,如虚构借款用于某种投资或营利性的活动,又如虚构自己的财务状况,使被害人误信其有归还的能力。而正常借贷中,借款人往往会如实的告知其借款用途,很少采用欺骗的方法。 3、判断借款的用途 诈骗人在骗得财物后不会考虑归还财物,因此在财物的使用上毫无顾虑和节制,直接造成财物的灭失,如将借款用于赌博、吸毒或个人挥霍;而民间借贷中,借款人本身具有归还借款的能力,或者将借款用于可产生合法收益的途径,以保障归还借款。 法院若是受理了诈骗案件,需要结合现有的证据,判断诈骗罪的罪名是否成立,对于罪名成立的情形,还需要依法判断是否需要判处刑事责任。对诈骗罪一般可以判多久存在其他相关疑问的,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