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写还款日期的欠条的诉讼时效,法律依据是哪些 |
分类 | 债权债务-欠款追讨 |
解答 |
一、未写还款日期的欠条的诉讼时效,法律依据是哪些 未写还款日期的欠条的诉讼时效是三年。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规定,未约定履行期限的合同,依照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第五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可以确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履行期届满之日起计算;不能确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但债务人在债权人第一次向其主张权利之时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债务人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 未约定履行期限的合同,依照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第五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可以确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不能确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但债务人在债权人第一次向其主张权利之时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债务人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 二、欠条的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有哪些 欠条的诉讼时效中断有下列法定事由: (一)债权人向债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①送交权利文书+签字、盖章或证明到达; ②发电子邮件、数据电文等+到达或者应当到达; ③金融机构扣收欠款本息; ④下落不明登报:国家级或者省级; ⑤债权转让的,债权转让通知到达债务人之日起。 (二)债务同意履行义务。 ①同意分期履行、部分履行、提供担保、请求延期履行、制定债务清偿计划等; ②债务承担:构成对原债务人债务承认的,从债务承担的意思表示到达债权人之日起中断。 (三)债权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①从提交起诉状或者提起口头起诉之日起中断,撤诉的视为未提起; ②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两个债权均中断。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三、法律规定的欠条诉讼期限是哪些 欠条的诉讼时效是三年。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如果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已经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不再予以保护。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面临很多法律问题,所以应该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以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时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相信上面文章的内容已经对未写还款日期的欠条的诉讼时效,法律依据是哪些的问题作出了解答,如果您还需要咨询相关的其他问题,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