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行政处罚法上的期限怎么样计算 |
分类 | 行政类-行政处罚 |
解答 |
一、行政处罚法上的期限怎么样计算 《行政处罚法》中的追诉期限为二年,根据明文规定,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超过该期限的,不再对其进行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六条 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后果的,上述期限延长至五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二、怎么样保证行政处罚决定的合法性 应当这样保证行政处罚决定的合法性:首先,行政机关必须查明事实,如果违法事实不清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其次,行政机关应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最后,行政机关应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 《行政处罚法》第四十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必须查明事实;违法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 第四十四条 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内容及事实、理由、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要求听证等权利。 第四十五条 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 行政机关不得因当事人陈述、申辩而给予更重的处罚。 三、行政诉讼上6个月是怎么样计算的 行政诉讼中六个月的诉讼期限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行政诉讼法》同时规定诉讼期限中的六个月仅包含工作日,不包括节假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五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从上面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知道,如果遇到行政处罚法上的期限怎么样计算的问题我们应该知道怎样去处理了。实际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面对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才能够在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更好的通过法律去解决。本文所提供的法律知识内容仅供参考,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按钮”咨询专业律师的帮助。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