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认定是怎样的 |
分类 | 损害赔偿-人身侵权 |
解答 |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认定是怎样的 在此,我们将详细介绍两种情形下的无民事行为能力者: 首先,未满八岁的未成年人均属于此类。 这些尚未接触到社会生活的幼童,他们在没有家长或监护人的指导下,是无法做出理性且符合道德规范的决策的。 因此,他们被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者,需要由他们的法定代理人进行民事法律行为方面的代理。 其次,那些无法正确认识自身行为的成年人也属于这一范畴。 这些成年人可能因为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导致他们无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此也被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者,同样需要由他们的法定代理人来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简而言之,无民事行为能力者是指那些缺乏通过自身行为获得民事权利并承担相应民事义务的能力的自然人。 《民法典》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民法典》第二十一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效。 订立合同的当事人,应当是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是不具有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负担民事义务的资格,不能产生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效果,因此无民事行为人实施的民事行为是无效的,其订立的合同无效。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认定是怎样的”,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