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知识:

 

问题 工伤保险待遇
分类
解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保险待遇包括以下几种:
1. 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职工因工致残或者患病治疗的医疗费用。
2. 工伤津贴: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职工因工致残或者患病期间的生活费用。
3.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职工因工致残的一次性补助金。
4. 护理费: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职工因工致残或者患病而需要护理的费用。
5. 殡葬费: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职工因工去世后的殡葬费用。
以上待遇的具体标准及支付方式,由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实施细则进行规定。工伤保险待遇是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用于弥补其因工受伤或患病所导致的经济损失。

工伤保险待遇相关词条

  • 供养亲属抚恤金

    供养亲属抚恤金,是指职工因工死亡的、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以及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该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的维持基本生活等费用的补偿。

  • 工伤保险费

    是指国家和社会为在生产、工作或在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者职业病的劳动者,提供医疗服务、生活保障、经济补偿、医疗和职业康复。为这两种情况造成死亡的劳动者的供养亲属提供遗属抚恤等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障制度。

  • 伤残津贴

    伤残津贴,是指工伤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与单位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的,以及工伤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六级伤残,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本应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但难以安排的,分别由工伤保险基金或用人单位对其按月支付的津贴。

  •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是工伤保险待遇的一种,是对因工伤致残的劳动者给予的一次性职业伤害补偿,给付标准依据劳动鉴定机构评定的伤残等级,最多为伤残职工本人27个月的工资。

  • 工伤保险条例

    工伤保险条例,是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而制定的条例。我国《工伤保险条例》2003年4月16日国务院第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2010年12月8日国务院第136次常务会议通过《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修改后的条例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 工伤保险基金

    工伤保险基金是指为了建立工伤保险制度,使工伤职工能够得到及时的救助和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而筹集的资金。是国家为实施工伤保险制度,通过法定程序建立起来的专项资金,主要由参保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和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构成。

  • 伤残就业补助金

    伤残就业补助金:是指工伤职工因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六级伤残,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的,以及工伤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至十级伤残,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一次性支付的伤残就业补助金额。

  • 工伤保险

    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 丧葬补助金

    丧葬补助金是指,职工因工死亡的,以及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导致死亡的、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直系亲属按照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领取的丧葬费用补助。丧葬费是安葬因工死亡的职工、处理后事的必须费用,工伤事故是其直接原因,自然应予以补偿。

  • 工伤

    工伤,又称为产业伤害、职业伤害、工业伤害、工作伤害,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不良因素的伤害和职业病伤害。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3: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