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收售偷盗的手机如何判?
分类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解答

一、收售偷盗的手机如何判?

收售偷盗的手机构成隐瞒、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一十二条

【隐瞒、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和由此产生的收益而隐匿、转移、收购、代为出售或者以其他方式隐瞒、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处以罚款,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收受赃物的,不能给予治安处罚。 视情况而定。 不构成犯罪的,可以给予治安处罚。 构成犯罪的人必须追究刑事责任,而不是给予治安处罚。

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五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从事典当业务的工作人员收受典当物品,不查验有关证明,不履行登记手续,或者明知是违法犯罪嫌疑人、赃款不报告公安机关的;

(二)违反国家规定,收购铁路、油田、供电、电信、矿山、水利、测量和城市公共设施等废旧专用器材的。

(三)收购公安机关举报查获的赃物或者涉嫌赃物的物品的;

(四)收购国家禁止收购的其他物品的。

二、收受赃物如何来处理?

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定罪处罚:

(一)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

(二)一年内曾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受过行政处罚,又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的;

(三)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系电力设备、交通设施、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军事设施或者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

(四)掩饰、隐瞒行为致使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并造成公私财物损失无法挽回的;

(五)实施其他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妨害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进行追究的。

三、偷盗手机的违法犯罪所得怎么处理?

对相关财物的处理有追缴,责令退赔,返还,没收,上缴国库这几种方式。

1、追缴

对于犯罪分子的违法犯罪所得尚存的情况,侦查机关和公诉机关在案件侦查、审查起诉过程中,就应当随时予以追缴,这既是为保障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因为原物也是证据,也是为保障审判结果的顺利实现,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也应当追缴。追缴犯罪分子违法所得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违法所得是物的,应当追缴原物,若非原物,则不宜追缴。即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物应是特定物,而非种类物。如前所述,犯罪分子违法所得具有证据作用,应当是原物。

第二,对于违法所得的钱款,应是特定物还是种类物,学界存在争论。

2、责令退赔

在犯罪分子违法所得原物及款项无法追缴的情况下,公安司法机关应责令犯罪分子退赔。无法追缴指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原物灭失或丧失原有价值。对于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物,原物灭失的情况下,本着犯罪分子不应从犯罪中获利的原则,应责令其按原物的价值赔偿相应的钱款。

第二,原物尚存,但具有不可追及性的,即原物因第三人的善意取得而不具有追及性。善意取得,是指动产占有人无权处分其占有的财产,其将该财产转让给第三人后,若受让人受让该财产时出于善意,则即时取得对该财产的所有权。我国刑法上对于犯罪分子犯罪所得的第三人善意取得制度未作规定,因此许多学者根据我国传统的民法及刑法理念认为,法律禁止赃物流通,因而犯罪分子的犯罪所得不适用善意取得。

若是收受或者是出卖他人偷窃的手机,这个时候将有可能会构成刑事犯罪。收售偷盗的手机如何判,这个问题在上述文章中给出了明确的解答。看完本篇文章内容,如果没有完整解答您的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咨询问题,会有专业律师为您解答。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4:2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