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认罪认罚不起诉的概率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
解答 |
一、认罪认罚不起诉的概率 认罪认罚不起诉是指在处理刑事案件中,对于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自愿认罪、认罚,并且符合法定条件的,检察机关可以决定不起诉。这是刑事诉讼法中的一种制度。 至于认罪认罚不起诉的概率,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因为它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1、案件性质和严重程度:一般来说,对于轻微的罪行,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自愿认罪、认罚,那么认罪认罚不起诉的可能性就会比较高。但是对于严重的罪行,即使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自愿认罪、认罚,检察机关也可能会选择起诉。 2、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态度: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积极配合调查,表现出深刻的悔罪态度,那么可能性就会增加。 3、证据的确凿程度:如果证据确凿,犯罪事实清楚,那么可能性就会比较高。 4、对社会的影响:如果案件对社会的影响较小,那么可能性就会增加。 总的来说,认罪认罚不起诉的概率是一个具体案件具体分析的问题,没有固定的比例可以参考。 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一百七十七条 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应当同时对侦查中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查封、扣押、冻结。对被不起诉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处分或者需要没收其违法所得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检察意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有关主管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二、认罪认罚的罚金是多少 认罪认罚的罚金是多少要看具体的罪名,一般由法院自由裁量。 在司法实践中,从有利于判决执行的角度出发,在罚金裁量的时候应当考虑犯罪分子缴纳罚金的能力。 人民法院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如违法所得数额、造成损失的大小等,并结合考虑犯罪分子缴纳罚金的能力,依法判处罚金。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财产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 人民法院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如违法所得数额、造成损失的大小等,并结合考虑犯罪分子缴纳罚金的能力,依法判处罚金。 三、不认罪认罚的后果 不认罪认罚的后果一般是可能会影响人民法院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罚的裁量。 我国有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对于指控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同意检察机关的量刑意见并签署具结书的,司法机关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认罪认罚的,人民法院通常不会对其从宽处理,但也不会加重刑罚。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四条 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同意量刑建议和程序适用的,应当在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在场的情况下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 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需要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 (一)犯罪嫌疑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 (二)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对未成年人认罪认罚有异议的; (三)其他不需要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的情形。本文所提供的法律知识内容仅供参考,如果对认罪认罚不起诉的概率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按钮”咨询专业律师的帮助。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