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我国的死刑是如何执行的
分类 刑事辩护-死刑辩护
解答

一、我国的死刑是如何执行的

关于死刑的执行方式及相关规则如下所述:

首先,在人民法院决定将死刑交付执行之前,应确保预先通知了同级别的人民检察院派遣专门官员进行临场监查与监视;

其次,死刑的执行方式应当是以枪决或注射这两种常规手段进行;

第三点,负责指挥执行的司法审判人员应当核验被判处死刑者的真实身份,同时向其提问,确认对方是否有任何遗言或信函等需要传达之信息,随后再由相应的执行人员来实施死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

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

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

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讯问有无遗言、信札,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

在执行前,如果发现可能有错误,应当暂停执行,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

执行死刑应当公布,不应示众。

执行死刑后,在场书记员应当写成笔录。

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执行死刑情况报告最高人民法院。

执行死刑后,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罪犯家属。

二、我国的死刑执行方式有几种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死刑执行的方式主要包括两大类:

第一,枪决。即将死刑犯处于跪姿状态下,由行刑人员手持步枪从其脑后实施射击以执行死刑;

其次,注射。即在死刑犯行刑过程中将其固定于座椅之上,由法医对其臂部静脉进行药物注射从而完成死刑之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

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

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

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讯问有无遗言、信札,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

在执行前,如果发现可能有错误,应当暂停执行,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

执行死刑应当公布,不应示众。

执行死刑后,在场书记员应当写成笔录。

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执行死刑情况报告最高人民法院。

执行死刑后,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罪犯家属。

在临近死亡之时,必须有同级检察院的官员出现在场进行严密的现场监督。并且,死刑的执行方式仅限于枪决与注射这两种方式。司法工作人员在确认犯罪者的真实身份之后,应允许其发表最后的遗言或是传递任何重要的信息,随后由专业的执行人员来完成这次死刑的执行任务。整个程序设计严谨,以确保司法机关能够公正地执行惩罚。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20: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