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二审发现一审伪造证据怎么处理 |
分类 | 诉讼仲裁-办案流程 |
解答 |
一、二审发现一审伪造证据怎么处理 对于制作虚假证据,我们有相应的法律制裁规定。 首先,如果是帮当事人制作假证材料,以及以非法手段去胁迫、诱惑他人违背事实改变其证词或作出虚假陈述的话,将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其次,如果情节较为严重,那么刑期将会在三年以上但不超过七年之间。 要判定是否构成了伪造证据罪,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犯罪主体必须是一般的自然人,只要年满十六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即可; 第二,这里的“当事人”不仅指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还包括民事、经济和行政诉讼中的当事人; 第三,在伪造证据罪中,证据的类型可以是刑事诉讼证据,也可以是民事、经济及行政诉讼证据; 最后,伪造证据罪所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司法机关正常的刑事诉讼活动,同时也包括司法机关正常的民事、经济、行政诉讼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 【伪证罪】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二审发现漏罪怎么处罚 在第二次诉讼期间若有新的犯罪行为被披露出来,这就意味着原先的审理过程可能存在着事实不清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法院应该在经过细致审查之后,依法作出裁决,撤销原来的审判结果,将案件发回原始审理法院进行重新审理,而在这个过程中,第一审法院在重新审理时,不应再采用数罪并罚的法律规定。对于第二审人民法院来说,他们在收到上诉或抗诉申请后,必须在两个月内完成案件的审理和判决工作。如果在审理过程中发现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的情况,可以在查清事实真相后进行改判;或者也可以依法裁定撤销原判,将案件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 (二)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 (三)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 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原审人民法院对于依照前款第三项规定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作出判决后,被告人提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判决或者裁定,不得再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二审发现一审伪造证据怎么处理”,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