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共同犯罪的概念和认定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一、共同犯罪的概念和认定 依照 《刑法》第25条第1款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的成立要件 1、共同犯罪的主体要件是必须二人以上, 2、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是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3、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是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二、共同犯罪的赃款怎么判 依照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及第二十六条的相关明确规定,涉案赃物分配事宜往往取决于各个共犯人在作案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所实施的行为。若有某位共犯人主导或发起了整个犯罪团伙,且在犯罪活动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那么此人便有可能被判定为首要分子。在进行裁决时,法院将全面权衡所有共犯人的罪责轻重以及他们在犯罪行为中的具体表现。针对首要分子,他们可能面临更为严厉的刑事处罚,同时也需承担较大比例的赃款。 至于其他共犯人,依据其各自的具体行为和应负责任的程度,法院可能会做出不同程度的定罪量刑,并据此确定相应的赃款分配额度。因此,涉案赃物的分配通常是以每位共犯人在犯罪行为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应负责任作为基础来加以决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依据我国现行刑法典第二十五条第一款之明文规定,对共同犯罪的理解应当为两人以上基于共同的意向而实施的故意犯罪行为。在这之中,共同犯罪得以设立的首要条件在于,其参与者必须达到两个或以上;其次,共同犯罪的主观要素要求各参与者之间必须存在着共同的犯罪意图;最后,共同犯罪的客观构成要素则需要各参与者在犯罪过程中表现出共同的行为举止。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