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果未成年被家暴怎么办,请给出法律法规 |
分类 | 婚姻家庭-家庭暴力 |
解答 |
一、如果未成年被家暴怎么办,请给出法律法规 诚然,少年时期遭受家庭暴力是一个严重的社会议题,必须立即寻求警方的协助。 根据我国现行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第三款明确规定:严禁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行为。更严格要求禁止家庭成员之间存在任意形式的虐待以及抛弃行为。一旦遭遇以上情况,受害者可选择以下几种应对策略进行自救或维权: 1.向周边亲朋好友、居委会、村委会甚至施暴方所在单位求助; 2.立刻拨打当地公安机关报警电话,寻求警方的救援; 3.果断提出离婚诉讼,并请求法律援助机构提供必要支持; 4.启动人身安全保护令程序。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因此,如果因为家暴导致夫妻感情破裂,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二、如果未成年借钱不还怎么办 若涉及到未成年人借款却无力偿还之情形,首要的是要明确相关涉事未成年人是否具备完备的民事行为能力。 依据我国现行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七条和第十八条的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被认定为成年人,并享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而未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则被视为未成年人,除非他们能够以自身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否则将不被视为拥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因此,若是未成年人年龄尚未达到十六周岁并且并非以自身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话,那么他们便不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然而,若未成年人已经具备了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六条的规定,父母对于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以及保护的义务,而成年子女也应对父母履行赡养、扶助以及保护的义务。这就意味着,若未成年人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那么他们的父母很可能需要承担起相应的法律责任。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债权人可以采取如下几个步骤来维护自身权益: 1.收集相关证据,例如借款合同、银行转账记录、借据等等。 2.若未成年人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债权人可向未成年人和其父母共同追索欠款。 3.若未成年人并不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债权人可能需要向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进行追偿。 4.若债务问题无法通过双方协商得以解决,债权人有权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定未成年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偿还债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七条 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未成年遭受家庭暴力无疑属于极其严重的事件,面对此类情况必须毫不犹豫地立刻拨打报警电话进行处理。我国现行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文规定严禁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行为,其中当然也包含了对家庭成员实施虐待与遗弃。遭遇迫害的个体可以向亲朋好友、小区居委会或者村民委员会等组织机构寻求帮助,同时也可以联系施暴方所在的工作单位,或者直接拨通当地公安机关的报警电话。在无法通过其他渠道解决问题之时,还可以考虑启动离婚诉讼流程并申请相关法律援助服务。另外,充分利用人身安全保护令这一法律手段也是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