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认定协议无效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效力 |
解答 |
一、如何认定协议无效 判定合同被法律认定为无效的各种情况包括:违反公序良俗原则而宣告无效的合同;相对人与行为人存在恶意勾结,对他人合法权益造成实质侵害的合同应被宣告无效;无民事行为能力者所缔结的合约毫无疑问是无效合同;行为人为虚假意愿所表达的意思,其所制定的合同也将无法得到法律认可并被确定为无效; 此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在法律上也是无效的; 最后,如果符合法定其他特殊情况,该类合同同样会被认定为无效。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二、如何认定协议无效 所谓的“无效协议”,即是即便已经依法成立,但由于其严重缺乏必要有效的要件,导致其无法按照当事人之间达成的协定在法律层面上赋予相应的法律效力。 此类无效协议自签署之日起就失去了法律约束力,且不得施加任何法律效应于其中。 依照法律的明确规定,下列类型的协议均属无效: (1)由无民事行为能力之人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2)行为人以及相对人通过虚伪的意思表示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中有关效力性的强制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 (4)违背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民事法律行为; (5)行为人和相对人之间存在刻意串谋,以此伤害他方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如何认定协议无效”,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