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起诉需要什么 |
分类 | 诉讼仲裁-受理范围 |
解答 |
一、民事起诉需要什么 1.撰写一份正式且完整的民事起诉状,并在其中按照被告数量要求提供相应的副本; 2.必须提供原告与被告双方当事人的身份证件,以证实其真实的法律主体资格; 3.若公民或法定代表人无法亲自出席庭审过程,须向法庭递交特别授权委托书。在该情况下,法定代表人或同一代表人所代表的法人以及其他组织的负责人都需要进行同样操作。如果受托人为自然人而非律师,则需额外附上该人士的身份证复印件作为佐证资料; 4.超出诉告范围的所有证据材料均需一并提交。为了方便审理及整理,需将所有证据材料复印后按照被告人数呈送给法院,同时按照顺序进行编号。 此外,请务必准备并列出详细的证据清单,详细说明每项证据材料的来源、证明的主体以及它们具体要表达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二、民事起诉需要花费多少钱 关于民事纠纷涉诉所需支付的诉讼费用,根据不同的争议金额,费用收取情况会有所差异。目前,关于诉讼费用的具体收取规则如下: 首先,以1万元作为分界点,低于该金额的案件只需向法院缴纳50元的诉讼费用; 其次,当争议金额介于1万至10万元之间时,按照2.5%的比例缴纳费用; 再次,超过10万元且低于20万元的部分,按2%的比例缴纳;之后,从20万元起,每增加10万元,缴纳的比例相应降低,直到低于50万元为止,此时按照1.5%的比例缴纳; 然后是从50万元起,每增加100万元,缴纳的比例相应减小,依次递减直至低于1000万元,此时按照1%的比例缴纳;若争议金额超过1000万元但小于2000万元,则按照0.6%的比例缴纳;而对于超过2000万元的部分,按固定的0.5%比例缴纳。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费用并不是直接累加的结果,而是分阶段依次计算得出的最终总和。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三条第一款 案件受理费分别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一)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 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 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 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 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 6.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9%交纳; 7.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0.8%交纳; 8.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7%交纳; 9.超过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6%交纳; 10.超过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在进行民事诉讼程序中,须备齐以下法定文书:首先,应提交一份精确无误的民事起诉状及其所对应的被告方副本各一份;其次,为了确保证件信息准确无误和当事人的主体资格真实可靠,还需提供原告与被告双方的身份证明文件;倘若因故无法亲自出席庭审,则必须递交一份经过特别授权的委托书以及受托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如受托人为非律师人士);最后,对于超出诉讼请求范围的证据材料,应当按照被告人数复印并编排序号,同时附上详尽的证据清单,明确列出证据的来源、证明对象以及具体内容。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