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劳动争议一审起诉流程是怎样的
分类 劳动纠纷-劳动争议
解答

一、劳动争议一审起诉流程是怎样的

劳动争议一审的诉讼流程是怎样的

其主体流程涵盖了一审程序、二审程序以及审判监督程序等环节。在一审程序中,需要经历以下四个关键阶段:

首先是起诉与受理环节。当人民法院接收到书面或者口头形式的起诉申请后,若经过审查确认具备起诉资格,则需在七个工作日内予以立案,同时向诉讼双方发出通知;若认为尚不满足起诉条件,亦需于七个工作日内发出裁定否定其起诉权利;而针对该裁定,诉讼申请人如有异议,可行使上诉权。

其次,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法院需进一步完成诸如向被告方发送起诉状副本、组建合议庭、开展调查活动或委托相关机构进行调查、通知当事人参与诉讼等事项。

再次,进入到开庭审理环节,法庭调查过程中,需遵循当事人陈述、证人作证、展示证言书证等证据、宣读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的顺序依次展开。进入法庭辩论阶段后,首先由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表观点,随后由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进行回应,接着各方展开激烈辩论。辩论结束后,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顺序逐一征求各方最终意见。

最后,根据法律规定作出判决。在判决前,若能达成调解协议,则可先行调解,若调解失败,则必须及时作出判决。关于二审程序,当事人若对一审判决结果持有异议,可依法启动二审程序。

然而,必须在一审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上诉状应详细列明当事人的姓名、法人名称及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编号和案由,以及上诉的具体请求和理由。上诉状应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交,并按对方当事人或代表人的人数提交副本。二审人民法院所做出的判决即为终审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二、劳动争议一审能否减少诉讼请求

通常情况下,标的金额较大的民事诉讼案件中,原告在开庭之前有权变更或者增添诉讼请求,同时在法庭辩论环节之前亦可行使此权利。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就劳动争议纠纷而言,它是一个具有特定法律程序的民事诉讼类型,必须先经过劳动仲裁程序方能进入司法诉讼阶段。

这意味着,当事人仅在对劳动仲裁裁决结果持有异议之后,方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在此情形之下,无论原告在提起诉讼时提提交的诉讼请求数目有多少,或者在后续诉讼过程中是否打算对于该等请求进行补充和修改,这些请求都应严格遵循此前由劳动仲裁委员会做出的裁量,不得超出其可管辖的范畴。

换言之,未曾经过劳动仲裁机构审理的任何事项,皆无法直接启动司法诉讼流程,也就说不上什么“增添诉讼请求”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十四条

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后,当事人增加诉讼请求的,如该诉讼请求与讼争的劳动争议具有不可分性,应当合并审理;如属独立的劳动争议,应当告知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三、劳动争议一审法院判了怎么办

关于劳动争议事件在一审法律程序结束之后,您具有以下几种可能的处置方式:首先,假如您对于司法机关最终所作出的裁决表示赞同,那么在此判决依法产生效力之后,相对一方当事人便必须根据该判决中的相关规定履行相应义务;其次,如果您对于一审判决持有异议,那么应在收到判决书之日起的十五个自然日之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申请。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上诉请求必须具备充足且合理的理由,并且还需要有新的证据来支持您的诉讼主张。此外,在提出上诉的过程中,一审判决仍然处于未生效状态,但是我们并不鼓励您对此采取消极态度,相反,您应该积极地准备上诉所需的各项材料,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劳动争议一审诉讼流程:起诉与受理,审查起诉资格,七日内立案或驳回起诉;准备阶段,送达起诉状副本、组成合议庭、调查取证;开庭审理,陈述、举证、辩论,征求最后意见;判决前可调解,否则及时判决。不服一审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后十五个工作日内上诉,上诉状需详述请求和理由,提交至原审法院,并附副本。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8: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