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拘役是关在哪里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
解答 |
一、拘役是关在哪里 拘役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种量刑方式,是短期剥夺犯罪人自由,就近实行劳动的刑罚方法。拘役由公安机关在就近的看守所或者其他监管场所执行,在执行期间,受刑人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被判处拘役的罪犯,一般是指所犯罪行较轻,但具有一定的人身危险性。如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罪,犯罪人只是对他人采取非法剥夺自由的手段,将其锁、捆在一个地点,其犯罪行为较轻,但这种行为就犯罪人本身而言,有可能随时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生命安全,对于这类犯罪,可给予拘役的刑事处罚。 《刑法》第四十二条【拘役的期限】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刑法》第四十二条 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第六十九条规定,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 二、拘役是关在哪里 1、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罪犯若被法院判定为拘役,将被送往看守所进行拘留。 对于被判处拘役的刑罚的罪犯,由当地公安机关负责具体的执行工作。 在此期间内,被判处拘役刑罚的罪犯每个月可有一到两天回家探亲休息。 同时,如果他们接受了劳动改造,将会得到适当的酬劳。 2、拘役,即通过短暂剥夺罪犯的人身自由,将其安置在附近地区并强制其进行劳动改造的一种刑事处罚措施。 根据中国《刑法》(第四十三条)的明确规定,被判处拘役刑罚的罪犯,可由当地公安机关在其活动范围内进行执行。 3、在执行期内,被判处拘役刑罚的罪犯每个月可有一到两天回家探亲休息,并且倘若参与相应劳动改造,亦会得到适当的劳务酬劳作为回报。 《刑法》第四十三条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