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怎么确定劳动关系
分类 劳动纠纷-劳动关系
解答

一、怎么确定劳动关系

在确立劳动关系时,主要应依据如下三大关键性原则进行判断:

首先,第十二条指出,用人单位及其雇员均需满足法律法规所明确规定的主体资格要求;

其次,用人单位的劳动规章制度应当对其雇员产生约束力,而雇员亦需接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由用人单位安排且具有报酬的劳动活动;

最后,雇员所提供的劳动应当被视为用人单位业务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若用人单位未能与雇员签署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则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证实劳动关系的真实存在:如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相关记录等;

此外,用人单位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身份证明文件;雇员填写的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资料;考勤记录;以及其他员工的证人证言等。综上所述,在确认劳动关系时,我们需要全面地考量用人单位与雇员之间的实际管理、控制及从属关系,同时还需关注是否已经发生了实际的用工行为,以及雇员是否为用人单位提供有偿的劳务并接受其有效的管理。

《劳动法》第24条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协议解除劳动合同的,没有必要分清是谁的责任导致。

二、怎么确定劳动关系的事实解除

1.职工与雇主双方达成共识解约劳动关系。

在预定的劳动合同到期之前,用人方与劳动者通过协议方式解除劳动关系,对于尚未执行完的劳动合同之权利与义务,将不再继续履行。

2.因过失性原因以及无过失原因产生的劳动关系解除。

由于劳动者的行为不符合《劳动法》及相关行政法规之要求,用人单位有权对其进行辞退处理,从而解除劳动关系,该种情况下,劳动关系随之消失。

3.经济性裁员与企业富余职工自动离职所引起的劳动关系解除。

当用人单位面临破产危机或者进行法定整顿期内,或是生产经营状况显著恶化,需要进行大规模裁员时,被裁减员工与其所在企业之间的劳动关系便会自然终止。

4.劳动者自愿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以达到劳动关系的结束。

《劳动法》第二十四条

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劳动法》第二十五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