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自动离职不发放工资合法吗 |
分类 | 劳动纠纷-工资福利 |
解答 |
一、自动离职不发放工资合法吗 自动离职后拒付薪资无疑是非法行为。 首先,当劳动者为用人单位贡献出自身的劳动力之后,自然应享有获取相应劳动报酬的法定权利,这也是《劳动法》赋予他们的基本权益之一。因此,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只要员工为公司服务,公司就应当按时支付其工资,若是未能履行该义务,则属于违法行为。 其次,即便劳动者选择自动离职,然而其在原岗位上确实为公司付出了努力和贡献,因此同样需要得到相应的薪酬补偿。公司可以根据自动离职的实际情况对员工的工资进行适当的扣除,但是这种扣除必须遵循相关的程序性规定,例如经过民主程序讨论并获得大多数员工的认同,同时将这些规定向全体员工公示,并且员工在入职时已经接受了相关的培训并签署了确认书,或者在劳动合同中对此有所明确约定。否则,公司无权擅自扣除员工的工资,因为公司本身并不具备行政处罚的权力。 最后,关于工资的扣除比例,通常不应超过总工资的20%,且扣除后剩余的工资也不得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第七十七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七条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第八条对完成一次性临时劳动或某项具体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按有关协议或合同规定在其完成劳动任务后即支付工资。 第九条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二、自动离职不给工资劳动局管吗 如果员工未经事先批准而擅自离岗并拒绝发放当月薪酬,那么根据相关规定,人社局将会对此予以关注和管理。 作为雇主,负有在劳动合同正式终止时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的义务。 若未能履行此项责任,劳动行政部门有权对其下发最后通牒并要求限期付款; 若是逾期仍未出现支付行为,将被强制执行,并须向员工支付额外赔偿金以弥补由此带给他们的损失。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辞职并不必然导致支付不给薪水的局面。劳动者在付出实际劳动力之后,依法享有获得相应薪资的权利,这是由《劳动法》所赋予他们的基本权益之一。无论是基于何种原因引起辞职,雇主都有义务按照规定时间向员工支付其应得的薪资,如果未能遵守这项原则,便构成了违法行为。虽然劳动者可能因为个人原因而选择自动离职,但是这种情况下仍然需要得到应有薪酬的赔偿。具体的薪酬补偿方法可以由雇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扣除,然而在此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否则雇主将无权擅自进行扣除。在扣除工资的比例方面,通常不得超过总工资的20%,并且不能低于当地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