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肇事逃逸顶替保险怎么赔 |
分类 | 交通事故-交通保险索赔 |
解答 |
一、肇事逃逸顶替保险怎么赔 肇事逃逸并谋取替代责任者的身份,无疑这是一种极其严重的,甚至可以说是犯法的行为。 在这样特殊的情况下,保险公司给出的答复往往是严厉的赔偿拒绝。 原因在于,按照保险契约明文规定,被保险人如故意干预造成交通事故,或者是肇事之后选择逃离现场等行为,全部都被划归为保险公司无需承担赔偿责任的范畴之内。 另一方面,假扮成责任人的掩盖行为更是对事件真实内情的遮蔽以及公然违背了法律设定的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二十七条 未发生保险事故,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谎称发生了保险事故,向保险人提出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请求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并不退还保险费。 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除本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外,不退还保险费。 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以伪造、变造的有关证明、资料或者其他证据,编造虚假的事故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程度的,保险人对其虚报的部分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有前三款规定行为之一,致使保险人支付保险金或者支出费用的,应当退回或者赔偿。 肇事逃逸并谋取替代责任者的身份,无疑这是一种极其严重的,甚至可以说是犯法的行为。在这样特殊的情况下,保险公司给出的答复往往是严厉的赔偿拒绝。原因在于,按照保险契约明文规定,被保险人如故意干预造成交通事故,或者是肇事之后选择逃离现场等行为,全部都被划归为保险公司无需承担赔偿责任的范畴之内。另一方面,假扮成责任人的掩盖行为更是对事件真实内情的遮蔽以及公然违背了法律设定的规则。 二、肇事逃逸顶替人会如何处罚 若肇事者在事故发生后逃离现场并采取冒名顶替之举所涉及的法律责任及后果主要为: 首先,酒后驾车且行为严重违反道路安全法规,具有极大危险性,可能导致生命财产损害,此种情况下其构成危险驾驶罪或交通肇事罪; 而对于代替其承担责任之人,因其涉嫌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等文件的行为,被认定为包庇罪,应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刑罚。 其次,若酒后驾车者的行为尚未达到犯罪程度,而是仅受到行政法规的规范和约束,那么,代替其承担责任之人则会因干扰公安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从而被加以治安管理处罚,这也是其应当承担的相应法律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暂扣三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罚款;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千元罚款。一年内有前两款规定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被处罚两次以上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三、肇事逃逸顶包人怎么处罚 肇事后逃逸及顶替者的行为性质极为恶劣,可能招致以下严酷的刑罚:首先,根据中国《刑法》的相关规定,顶替肇事者的行为已达到包庇罪的构成要件。对于明知他人系罪犯却仍为他们进行虚假证言以掩盖其罪行的行为,将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若情节严重,可能被判三年以上至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其次,顶替者还可能遭受行政处分,处罚方式可能涵盖罚款、行政拘留等诸多方面。实践操作过程中,司法机关会全面考察顶替者的主观故意程度以及实际造成的社会危害结果,从而决定应给予何种程度的处罚。如果顶替行为致使事例侦查工作受阻,甚至对司法公正产生负面影响,那么相应的处罚力度将会更为严厉。 肇事逃逸并谋取替代责任者的身份,无疑这是一种极其严重的,甚至可以说是犯法的行为。在这样特殊的情况下,保险公司给出的答复往往是严厉的赔偿拒绝。原因在于,按照保险契约明文规定,被保险人如故意干预造成交通事故,或者是肇事之后选择逃离现场等行为,全部都被划归为保险公司无需承担赔偿责任的范畴之内。另一方面,假扮成责任人的掩盖行为更是对事件真实内情的遮蔽以及公然违背了法律设定的规则。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