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故意伤害罪主刑条款是什么 |
分类 | 刑事辩护-暴力犯罪辩护 |
解答 |
一、故意伤害罪主刑条款是什么 故意伤害罪的主刑条款是什么? 自然人若意图实施故意伤害行为,必须先对受害者遭受的伤害进行伤情鉴定,只有当鉴定结果达到了轻伤及以上等级时,公安机关才能启动立案程序并追究其刑事责任。关于故意伤害罪的具体量刑标准如下: 首先,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健康,视情节轻重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其次,故意伤害行为导致受害人为重伤的,应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最后,如果故意伤害行为致使受害人死亡或者使用极其残忍手段使受害人重伤并造成严重残疾的,则应处以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在量刑过程中,以下几种情况可以考虑予以从轻处罚: 第一,已满十四周岁但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 第二,对于从犯,应当根据其所起作用从轻处罚; 第三,已满七十五周岁的老年人因过失犯罪; 第四,紧急避险或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五,对于中止犯,如果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如果造成了损害,应当减轻处罚; 第六,对于被胁迫参与犯罪的,应当根据其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交通肇事罪如何定罪量刑 关于交通肇事罪的判别基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理解和解析: 第一种是导致1人死亡或3人重伤以上,并在这场交通事故中承担主要乃至全责的情况; 其次是相对应地,如果是造成了3人及以上的人员死亡且在事故中承担相等的责任; 最后一个较为常见的情况是,给他人的财产或者公共财产带来直接损失,同时也是承担事故主要责任者,但是却无力承担超过30万元的赔偿额。 如果行为人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方面的相关规定,并且因此引发重大的交通事故,致使其他人受到严重伤害甚至丧生,或是导致公共财产或者私人财产受到巨大损害,.根据法律规定,应当给予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惩罚; 若行为人在此基础上还存在着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等行为,或者是存在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那么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至于那些因逃逸而导致他人死亡的情况,则应该得到更严厉的处罚,即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分。《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故意伤害罪如何认定共同犯罪人员 针对故意伤害罪行事件,我们的评判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关键维度。首要且必要的条件便是各参与者应当具备共同犯罪的意图,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必须明确知晓自己的行为必将带来他人身体损害的不良后果,甚至对此结果抱以积极期望或采取漠视态度。其次,在整个犯罪行为中亦需要明确区分出各种不同的环节和方式,如实行行动、教唆行为以及协助行为等等。举例来说,那些直接致伤他人的行为人即为实行罪犯;而那些怂恿他人进行伤人决策的人士则被定性为教唆罪犯;再者,为其他犯罪分子提供工具或是作为监视哨标的行为,均可归类于协助罪犯之列。通常情况下,共同犯罪的参与者间还会建立起一定程度上的意识交流,形成策划或在犯罪期间达成了无意的协同效应。在此基础上,我们也要同时依据各参与者在整个犯罪活动中所肩负的功能性职责以及其内心邪恶程度等多重因素,来评估其在共同犯罪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及法律责任。然而,最终的确切判定仍然需要严格依赖事件的具体证据与现实状况来作出公正准确的判断。 故意伤害罪主刑:轻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重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极残忍手段重伤致残,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未成年、从犯、七十五岁过失、紧急避险过当、中止犯、被胁迫犯可减轻或免除处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