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几次达到诽谤罪判刑标准 |
分类 | 损害赔偿-名誉毁谤 |
解答 |
一、几次达到诽谤罪判刑标准 判定诽谤罪需“情节严重”,如:诽谤信息被点击超五千次或转发展示五百次以上;致受害人及其亲属精神错乱、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或违法者两年内再犯且曾受诽谤行政处罚等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二、几次达到诽谤罪判刑多久 诽谤罪,即是指在主观上刻意捏造并大肆传播虚假事实,其所产生的影响足以对他人的人格品行做出贬损,甚至破坏他人名誉的违法犯罪行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那些通过暴力手段或者其他方式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进行诽谤,且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等严厉处罚。 而所谓的“情节严重”,通常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进行诽谤的行为人; 捏造事实对他人的人格尊严及名誉造成了严重损害的行为人; 捏造事实进行诽谤,给他人带来了极其恶劣影响的行为人; 以及诽谤他人导致受害人精神失常或者引发受害人自杀事件的行为人等等。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诽谤罪属于自诉案件的范畴,但若该行为严重危害到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则不在此限。 换言之,在一般的情况下,需要由受害人亲自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法院方能对此类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三、几次寻衅滋事构成犯罪 蓄意挑起纷争、酗酒任性暴行并且情节严重的,通常需要进行三次以上的违法行动,即可被判定为犯下了刑事罪孽。所谓"寻衅滋事罪",就是指当事人无理取闹、恶意殴打、侵扰他人生活、擅自损毁、占用公私财产,抑或是在公众场所制造混乱事件、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等恶劣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 【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诽谤罪一般需要满足“情节严重”的条件才会被判刑。情节严重包括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等情况。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