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交通肇事罪的工作人员包括什么 |
分类 | 交通事故-交通肇事 |
解答 |
一、交通肇事罪的工作人员包括什么 在我国刑法中,交通肇事罪的主体设定为一般的自然人主体,也就是说,只要任何年满十六岁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普通公民都有可能成为交通肇事罪的实施者。无论这些个体是从事交通运输工作的人员还是非交通运输行业的从业者,只要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导致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就有可能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的犯罪嫌疑人。 其中,从事交通运输工作的人员主要包括公交车司机、出租车司机、货运司机等;而非交通运输行业的从业者则涵盖了行人和骑自行车或摩托车的人群等等。 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是,如果单位的主管领导、机动车辆的所有者或者机动车辆的承包商指使、强迫他人进行违章驾驶行为,从而引发了重大交通事故,那么他们同样有可能因为涉嫌交通肇事罪而受到法律的制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交通肇事罪民事诉讼的时间期限是多长 在涉及专业律师处理交通肇事罪相关的民事诉讼方面,法律规定的法定有效期限为三年。 该时限从被侵权人确切了解或应当已知晓自身权益遭受侵害及其对应责任人的日期开始起算。 然而,若被侵权人发生权益受损的事件已经过去了二十年之久,那么人民法院将不再提供保护。 但在某些特定情形下,如被侵权人向法院提出申请并通过审批,人民法院可适当延长生效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交通肇事罪的证据标准是什么 在判断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时,所采用的证据标准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首要的是必须有能够证明已经实际发生了交通事故的相关证据,具体来讲包括现场勘查笔录、事故现场照片以及监控录像等,这些都是用来明确事故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以及整个过程的关键性证据。其次,需要证明肇事者确实存在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这可以通过交警部门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目击证人的证词等方式来加以证实。再次,需要有能够证明受害人遭受伤害或者死亡的相关证据,例如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伤势鉴定报告以及死亡证明等等。除此之外,还需要证明肇事者的过失行为与受害人的伤亡后果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联系。最后,肇事者的自白陈述、辩护意见以及其他证人的证词等都能够反映出他们在事故中的主观心态以及事故的详细情况。总的来说,所有的证据应该能够形成一个完整且紧密相连的链条,彼此之间互相印证,从而使得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去判定罪犯确实施行了该项犯罪。 我国刑法规定,交通肇事罪主体为年满16岁、具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含交通从业者及非从业者。违规致重大事故者均可能涉罪。交通从业者如司机,非从业者如行人、骑行者亦在列。单位领导、车主、承包商若指使违章驾驶致事故,亦受法律追责。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