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行贿罪与受贿罪标准怎么界定 |
分类 | 刑事辩护-贪污受贿辩护 |
解答 |
一、行贿罪与受贿罪标准怎么界定 行贿罪与受贿罪标准的司法认定 在构成要件方面,受贿罪与行贿罪的主体有所区别,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犯罪;而受贿罪则是指向国家工作人员索取、收受他人的财务归个人所有,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犯罪。另一方面,两类罪名的行为需求也各有千秋,行贿人为达成其企图,往往需要通过行贿手段获取某种不正当的便利; 然而受贿人的目的却在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求或者非法接受他人给予的财物,从而获得经济上的好处。 《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 【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二、行贿罪与受贿罪处罚有何标准 1.对于个人而言,如果受贿金额超过人民币十万元整,将面临最高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惩罚,同时还可能会被剥夺财产所有权;如果情节及其严重,甚至有可能判处死刑,并且在此基础上仍然要剥夺其财产所有权。 2.如果个人受贿金额介于人民币五万元至十万元之间,那么他将会受到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惩罚,同时也可能会被剥夺财产所有权;如果情节极其严重,则可能会被判以无期徒刑,并且同样需要剥夺其财产所有权。 3.如果个人受贿金额在人民币五千元至五万元之间,那么他将会面临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惩罚;如果情节严重,则可能会被判以七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个人受贿金额在人民币五千元至一万元之间,且犯罪后有悔过表现、积极退赃,那么他可以获得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刑事处罚,但仍需接受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的行政处分。 4.如果个人受贿金额未达到人民币五千元,但情节较为严重,那么他将会面临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惩罚;如果情节相对较轻,则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有权酌情给予行政处分。情节较重通常包括犯罪手段狡诈恶劣、行为人既贪污又枉法、受贿行为给国家带来严重损失、或者是累犯、共犯中的主犯、受贿后又参与、支持其他犯罪活动、订立攻守同盟、销毁罪证、拒不坦白退赃、在对外活动中,向外商索贿受贿等。情节较轻则一般是指为他人谋取的利益没有违反相关规定、行为没有给国家或集体造成严重损失、案发后坦白交代事实经过,并退回赃款、或者有自首、立功表现等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 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二)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对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贪污数额处罚。 犯第一款罪,在提起公诉前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有第一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有第二项、第三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处罚。 犯第一款罪,有第三项规定情形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三、行贿罪与受贿罪谁的罪行大 关于行贿与受贿两者之间的区别问题,具体而言就是在行为人实施相应贿赂行为后,其所面临的刑事责任类型各有不同。当行为人向身为政府官员或在公共服务机构任职的人士送出财产利益时,他将涉嫌构成“行贿罪”;而若该类公职人员企图通过自己手中的权力获取不当收益,那么此时该行为人则涉嫌触犯了“受贿罪”。在此值得注意的是,“行贿罪”的基本概念是为获得不正当利益而向国家公务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或其他从事公务活动的人员施加财务影响。 至于“受贿罪”,它的定义是指拥有公职身份的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向他人索要财物,或者非法接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求利益的行为。 《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 【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行贿罪指为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受贿罪指国家工作人员索取、收受财物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行贿者企图通过行贿获取便利,而受贿者则利用职务便利索求或非法接受财物以获利。两者在构成要件和行为需求上各有特点。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