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院强制执行都是执行什么 |
分类 | 诉讼仲裁-判决执行 |
解答 |
一、法院强制执行都是执行什么 相关法规规定,法院强制执行的范围包括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财产,如存款、薪酬、不动产、车辆、股份等财物。法院有权强制被执行人履行特定行为,如腾空房屋等。若被执行人有支付抚养费、赡养费等义务,法院也可强制其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四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二、法院强制执行的含义是什么 司法强制执行指民事诉讼中,负有义务一方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规定,法院应另一方申请,用国家强制力迫使义务人履行义务,以实现文书内容。其目的是维护法律权威和保护当事人权益,包括强制被执行人偿债、交财、完成特定行为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七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三、法院强制执行具体怎么操作 法院强制执行流程包括:先向被执行人发执行通知书,其未履行义务则调查财务状况,包括各类资产。然后依调查对财产查封、扣押、冻结、拍卖,还可能限制消费,如禁乘飞机高铁。执行中法院会与相关部门合作,确保顺利推进取得效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五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 采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 法院强制执行的范围通常包括被执行人的财产,如存款、工资收入、房产、车辆、股权等有价值的财物。还可能包括强制被执行人履行一定的行为,比如腾出房屋、交付特定物品等。此外,如果被执行人是负有支付抚养费、赡养费等义务的,也会强制执行这些费用的支付。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