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后共同财产怎么分割出来 |
分类 |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
解答 |
一、离婚后共同财产怎么分割出来 离婚诉讼中共同财产处理先由双方协商,协商不成由法院裁决。法院会依据财产状况,遵循保护未成年子女、女性、无过失方权益原则。夫妻共同财产中生产资料优先分给有经营条件和能力的一方,未收益的养殖、种植业等项目离婚时要合理分割或估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二、离婚后婚前财产如何界定归属 婚前财产是指在结婚前夫妻一方就已经取得的财产。界定婚前财产归属主要依据以下原则: -财产取得时间:在结婚登记之前取得的财产,通常认定为婚前财产。 -财产性质:一些特定性质的财产,如婚前继承或受赠的财产,只要明确只归一方所有,就属于婚前财产。 -约定优先:夫妻双方可以通过书面约定来确定某些财产的归属,若有约定且合法有效,则依约定为准。 例如,一方在婚前购买的房产,登记在其个人名下,且没有其他约定,该房产就属于其婚前财产。又如,婚前父母赠与一方的汽车,并明确只给该方,也属于婚前财产。总之,判断婚前财产归属要综合考虑财产取得时间、性质以及双方约定等因素。 三、离婚后债务如何划分清楚? 离婚后债务的划分需根据债务性质来确定。若为夫妻共同债务,应由双方共同承担,即便离婚也需共同清偿,可约定各自承担的比例,但该约定仅对双方内部有效,不能对抗债权人。共同债务一般包括为家庭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如购房贷款等。若为一方个人债务,则由该方个人承担,如一方因个人赌博所负债务。在划分债务时,应保留相关证据,如债务合同等。同时,可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若协商不成,可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定。总之,要明确债务性质,保留证据,合理协商或诉讼解决,以确保债务划分清晰。 离婚时,共同财产由双方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于夫妻共同财产中的生产资料,分割时应分给有经营条件和能力的一方;对夫妻共同经营的当年无收益的养殖、种植业等,离婚时应从有利于发展生产、有利于经营管理考虑,予以合理分割或折价处理。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