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满十四周岁是无民事行为吗 |
分类 | 婚姻家庭-家庭暴力 |
解答 |
一、未满十四周岁是无民事行为吗 根据我国相关法规,年满八周岁以下者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之人;八周岁至十八周岁之间则被界定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然而,年满十六周岁并且将自身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则被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在未满十四周岁这个阶段,大多数孩子仍属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范畴,但亦存在个别特殊情形。 关于这些未成年人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均应由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或经过其法定代理人的准许与认可。 然而,若实际涉及到纯获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是其年龄段及智力状况相适宜的民事法律行为,那么该等行为仍然具备法律效力。 二、未满十四周岁盗窃怎么处理 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盗窃应如何处置 对于未年满十四岁的未成年个体所实施的盗窃行径,应当交由公安机关采取对应的治安处罚措施,并且需要要求其以及其法定监护人向受害者承担相应的经济损失赔偿责任,这一点必须得到明确。 另外,还需责成其父母或其他合法监护人严加管教此类未成年行为人,如果情况确有必要,可以依法实行专门性的矫治教育干预。 《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三、未满十四周岁犯罪怎么处理 未满十四周岁者犯罪的法律责任如何承担 关于未满十四周岁者犯罪事件的处置方式如下:已年满十二周岁但尚未达到十四周岁者,若犯罪涉及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等重罪,致人死亡亦或是运用极为残忍凶狠的手段对他人身体造成了严重伤残的,且情节极其恶劣,经过严格审批程序后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按照其实际犯罪行为所涉之罪名进行严厉地刑事惩罚。 然而,在执行刑罚过程中,应根据情况适当予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另外,如果此类案件的罪犯因为年龄尚不满十六周岁而无法受到刑事处罚的话,必须要求他们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严格执行管教责任; 同时,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在必要的时刻,还可依据特定程序对其实施专门的矫治教育。 对于年龄未满十二周岁的儿童犯罪者而言,由于其不必接受刑事处罚,所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所载明的规定,可以责令他们的家长或者其他成年人额外加倍细心地进行教导,或者将这些孩子送到少年管制场所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帮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当我们探讨未满十四周岁是否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时候,需要明确这一情况在法律中的多种影响。比如,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民事法律行为需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但在接受赠与、奖励、报酬等纯获利益的行为时有效。同时,在侵权责任方面,如果未满十四周岁的人造成他人损害,也有特殊的责任认定方式,一般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那么,你是否还想了解在监护权变更等情况下,对未满十四周岁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影响呢?或者在涉及复杂的合同签订、财产处分等事务时,他们的权益又该如何保障呢?如果对于这些与未满十四周岁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相关的拓展问题还有疑问,不要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 “立即咨询” 按钮,获取专业的法律解答。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