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肇事逃逸后自首会受到什么法律处罚 |
分类 | 交通事故-交通肇事 |
解答 |
律师解析:
面对交通事故中的逃逸现象,若当事人能在事后主动归案并如实地交代犯罪事实,原则上仍然可以被视作自首情节。
然而,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 犯罪行为极其恶劣,或者是罪犯具有极强的主观恶念及人身危害性,抑或是蓄意借助自首行为试图逃避法律制裁等,将会排除在这种优惠待遇之外。 而在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后主动投案,并如实地展现自身犯罪行为的人,虽然仍可能遭受额外制裁,但依然应该将这个情况视为自首情节来对待。 以下是我们梳理出来的具体理由: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总则部分的相关规定,我们有权利为所有符合自首构成条件的具体犯罪行为提供全面保护。 其次,“交通肇事后逃逸”与“投案自首”是在完全不同的主观意图驱使下所产生的两种独立行为,理应有单独的法律评价标准。 最后,对能够积极投案、坦白犯罪经过的交通肇事逃犯给予自首待遇,不仅能够激励他们主动承认错误,还可以帮助我们尽快查明事情真相、划定责任归属,及时向受害者支付赔偿金,使案件得以尽快侦破与审判,同时也能有效地节省司法资源,忠实遵守刑法的初衷与精神。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第十七条
对于自首的被告人,除了罪行极其严重、主观恶性极深、人身危险性极大,或者恶意地利用自首规避法律制裁者以外,一般均应当依法从宽处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