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肇事方拖着不处理事故怎么办 |
分类 | 交通事故-交通事故责任 |
解答 |
律师解析:
当涉及到交通事故问题时,遇到对方不愿意积极参与后续处理的情况,遭受伤害的一方完全有权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具体来讲,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即便相关处理程序已经完成,但若侵权一方仍旧未能履行其赔偿义务,那么受害方有权向当地法院正式提出上诉,并在后续过程中,请求法院实行强制执行。 在此期间,倘若存在有人具财产但拒绝执行法院判决的情形,将会被优先划归为失信执行人之列,严重的话甚至可能因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而面临刑事处罚。 关于交通事故处理的整个流程,我们需要明确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首先是受理报案阶段,一旦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接收到有关方面特意报告的事故事件或是没有具体联系方式的举报,便会依其所在的管辖范围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紧接着是现场处置阶段,在这个阶段,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会迅速派遣专业人员前往事发现场,展开紧急救援与财产保护行动,同时进行详细的现场勘查以及搜集相关证据; 第三步便是责任判定阶段,相关部门会在全面掌握交通事故真实状况的前提下,依照事故当事人的不当行为与其事故发生之间的因果关系、作用大小等因素,来对他们的应承担的交通事故责任进行最终判断; 最后是裁决处罚与损害赔偿调解两个并行的环节。 对于那些违反规定且导致重大事故的责任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将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进行警告、罚款、吊扣驾驶执照或者拘留等处罚措施; 至于涉及到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的赔偿部分,会根据相关的赔偿标准以及事故责任的具体分配,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各方当事人进行调解。 如果经过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共识,交通事故调解人员将领衔制作相关的赔偿调解书并发放给当事人;但是,如果双方在法定的调解期限之内未能就此达成共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将会提前终止此次调解,并向双方发出调解终结函,自此,当事人可以选择共同向当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
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