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时合同效力如何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效力 |
解答 |
律师解析:
若双方协议订立的目标未能达成或无法实施时,这并不意味着合约本身丧失其有效性。
正因如此,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明确规定,当发生如下某种情况下,任何一方均可申请解除现有的合约: 第一种情况为,由于不可抗力因素导致订立的合约目标无法实现; 第二种情况则是,在约定的履行期结束之前,一方已通过明示或自身的实际行动向对方表露了自己将不会履行主要债务责任; 第三种情况为,任一当事人因拖延承担主要债务,并在另一方进行催告之后,在合理时间期限内依旧未能完成相关义务; 第四种情况为,任一当事人因拖延履行债务或是犯有其他严重的违约行为而导致无法实现签约的初衷; 最后一种情况则是法律对于此类事件所设定的其他特殊情形。 此外,需要强调的几点是,如果某一合同在缔结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当事人行事能力,比如未成年人签署合同; 亦或者合同内容存在恶意串联,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 再者,合同内容违背了相关法律法规的绝对强制性规范或社会普遍认可的优良习俗; 又或者合同中的意思表示虚假。 以上几种情况都属于合约丧失其效力的范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