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纳税抵押和纳税质押的区别有哪些 |
分类 | 债权债务-债务债权 |
解答 |
律师解析:
纳税抵押是指纳税人或纳税担保人不转移可抵押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税款及滞纳金的担保。
纳税人逾期未缴清税款及滞纳金的,税务机关有权依法处置该财产以抵缴税款及滞纳金。 纳税人或者纳税担保人为抵押人,税务机关未抵押权人,提供担保的财产为抵押物。 纳税质押,是指经税务机关同意,纳税人或纳税担保人将其动产或权利凭证移交税务机关占有,将该动产或权利凭证作为税款及滞纳金的担保。 纳税人提供质押担保的,应当填写纳税担保书和纳税担保财产清单并签字盖章。 纳税担保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担保的税款及滞纳金数额、所属期间、税种名称、税目; (2)纳税人履行应缴纳税款、滞纳金的期限; (3)质物的名称、数量、质量、价值、状况、移交前所在地、所有权权属或者使用权权属; (4)质押担保的范围及担保责任; (5)纳税担保财产价值; (6)税务机关认为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纳税担保财产清单应当写明财产价值及相关事项。 纳税质押自纳税担保书和纳税担保财产清单经税务机关确认和质物移交之日起生效。 以汇票、支票、本票、公司债券出质的,税务机关应当与纳税人背书清单记载“质押”字样。 以存款单出质的,应由签发的金融机构核押。 以载明兑现或者提货日期的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出质的,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兑现日期先于纳税义务履行期或者担保期的,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约定将兑现的价款用于缴纳或者抵缴所担保的税款及滞纳金。
法律依据:
《纳税担保试行办法》第十四条
《纳税担保试行办法》第二十五条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