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借名买房协议在哪里签
分类 房产纠纷-二手房纠纷
解答
律师解析: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规定,若卖方或任何与销售房屋业务相关的人员,确实以欺诈手段实施了对买方进行非法诈骗的行为,那么作为受害者的买方,便有权向对方索取赔偿其所遭受的经济损失。
至于赔偿金额的计算方法,为买方所支付的购房款的三倍。
然而,若要求赔偿的金额低于人民币五百元,则按照最低标准的五百元予以赔偿。倘若商家拒绝履行赔偿义务,消费者可采取以下途径寻求解决方案:
首先,投诉调解。当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因消费者权益问题产生争议时,消费者可向消费者协会申请调解,即由第三方介入,对争议双方进行劝说、引导以及沟通协调,以期促使双方达成共识,解决纠纷。
其次,行政申诉。在消费者与经营者发生权益争议之后,消费者可选择向相关行政部门提出申诉,请求行政部门协助解决争议。这种方式具有高效性、便捷性、强制力强等优点。消费者在决定申诉时,通常需要以书面形式表达,详细阐述要求、理由以及相关的事实依据。若与经营者达成和解,消费者可撤销申诉,请求行政部门出具调解书。
再次,提请仲裁。若双方当事人达成共识,自愿将争议提交仲裁机构进行调解并做出判断或裁决。仲裁具有以下特点:当事人程序简单、一裁终局、专家仲裁、费用相对较低、保密性好、对双方情感影响较小等。仲裁费用原则上由败诉方承担,若当事人部分胜诉,仲裁庭会根据各方责任大小来确定各自应承担的仲裁费用。
最后,提起诉讼。消费者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理。消费者因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提起的诉讼属于民事诉讼范畴。
法律依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
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6: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