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哪些情况下可以撤销合同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纠纷 |
解答 |
律师解析:
关于合同撤销的各种情形:
首先,当一个民事法律行为是基于重大误解建立起来的,那么行为人享有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对该行为进行撤销的权益。 其次,如果是由一方通过欺骗手段,使得另一方在违背其真实意愿的情况下实施了该民事法律行为,受到欺骗的那一方将拥有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此行为的权利。 此外,第三者从事欺诈行为导致某一方在违背其真实意愿的情况下签订的民事法律行为,若对方已经了解或有理由认为这是欺诈行为,受欺诈的一方便可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申诉撤销此合同。 接着,无论是否由一方或者第三人使用威胁手段,造成另一方在违反真实意愿的情况下作出的民事法律行为,受到强迫的一方便享有所要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对此行为进行撤销的权利。 然而,若一方在他人身处困境,丧失分析判断能力等情况下,利用对方的这些弱点骚扰到对方,从而建立起的民事法律行为,只要这种行为一开始就显得极不公平时,受到伤害那一方就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对此予以撤销。 另外,对于那些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和其他人签订合同的情况,假如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并未给予认可,那么和这个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合同的善意相对人便有权提出撤销合同的申请。 最后,对于赠予者而言,在明确授予的财产权利变更之前,他们都有权撤销赠与合同。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将不会被撤销。 同时也要留意,不管行为人是否有权代理,他们在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已终止的情况下,继续使用代理权建立合同,而作为被代理人的一方并未承认,那么善良的相对人同样有权利提出撤销合同的申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