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院判决的加倍利息怎么算 |
分类 | 债权债务-债务债权 |
解答 |
律师解析:
法院判决的加倍利息计算方式,涉及到法律依据、具体计算方法等多方面内容,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1.法律依据: 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依据《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当被执行人没有按照判决、裁定以及其他法律文书所指定的期间去履行给付金钱的义务时,就需要加倍支付在迟延履行期间所产生的债务利息。 这一规定旨在约束被执行人按时履行义务,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2.计算方法: -一般债务利息的计算,要按照生效法律文书中所确定的方法来进行。 -加倍部分债务利息的计算相对复杂一些。 其计算公式为:加倍部分债务利息=债务人尚未清偿的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除一般债务利息之外的金钱债务×日万分之一点七五×迟延履行期间。 这里的迟延履行期间,若生效法律文书指定了履行期间,那就从该履行期间届满之日起开始计算;若生效法律文书没有指定履行期间,那么就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开始计算。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实际案件中,具体的计算可能会因为案件的具体情况而产生差异。 例如,案件中存在一些特殊的债务构成或者履行情节等,都可能对利息计算产生影响。 案情回顾: 小朱起诉小李要求归还借款,法院判决小李限期还款。但小李未按判决指定期间履行还款义务,小朱申请强制执行并要求小李支付加倍利息。争议点在于加倍利息的具体计算方式及金额。 案情分析: 1、从法律依据看,依据《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小李未按时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这是为保障小朱合法权益,约束小李履行义务。 2、计算方法上,一般债务利息按生效法律文书确定方法算,加倍部分债务利息按公式“加倍部分债务利息=债务人尚未清偿的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除一般债务利息之外的金钱债务×日万分之一点七五×迟延履行期间”计算,迟延履行期间根据文书有无指定履行期间分别确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