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抵押物处理必须要折价吗 |
分类 | 债权债务-抵押担保 |
解答 |
律师解析:
抵押物的处理并非一定要通过折价的方式来进行。
在实际操作中,抵押物有着多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1.折价处理: 具体操作是由抵押权人与抵押人进行协商,共同确定将抵押物按照一定的价格折算后,归抵押权人所有,以此来抵偿所欠债务。 需要注意的是,折价必须是双方协商一致的结果,而且确定的价格要合理,不能明显偏离抵押物的实际价值。 2.拍卖处理: 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抵押物处理方式。 一般会通过专业的拍卖机构,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拍卖程序,将抵押物进行公开拍卖,使其变现。 所得的拍卖价款会优先用于清偿债务,剩余部分会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3.变卖处理: 可以通过双方协商或者其他合法的途径,将抵押物卖给第三人,然后用变卖所得的价款来偿还债务。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抵押权人可以和抵押人协商,选择最适合的抵押物处理方式。 若双方协商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抵押权人有权向法院提出请求,由法院依法对抵押物进行拍卖、变卖等处理。 总之,抵押物的处理方式多样,折价并非唯一选择。 案情回顾: 小朱向小李借款,以自己的房屋作为抵押物。借款到期后小朱无力偿还,双方就抵押物处理产生争议。小朱主张折价处理,认为应按自己估算价格折算给小李;小李则认为应进行拍卖处理,通过公开程序变现更公平。 案情分析: 1、折价处理需双方协商一致且价格合理,小朱单方面估算价格缺乏合理性,若无法达成一致,不能强行折价。 2、拍卖处理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程序,能使抵押物合理变现,若协商不成,小李有权向法院请求依法拍卖抵押物,以所得价款清偿债务。 3、若选择变卖处理,也需通过合法途径,所得价款用于偿债。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