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医疗纠纷对方不赔偿怎么办 |
分类 | 医疗纠纷-医疗事故赔偿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医疗纠纷中,若遇到对方不赔偿的情况,可通过以下途径来解决:
一、协商调解 再次主动与对方展开协商是较为温和的解决方式。 可以选择一个双方都比较方便的时间和地点,心平气和地沟通,清晰地表明自己的诉求和理由。 同时,也可以寻求卫生行政部门等第三方的帮助,让他们介入调解。 第三方能够站在相对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分析纠纷的关键所在,促使双方达成共识。 若最终双方能够就赔偿问题达成一致,一定要签订书面协议。 这份协议要详细地写明赔偿的具体金额、支付方式、支付时间等关键内容,以此来确保协议能够得到切实的履行。 二、申请医疗事故鉴定 当纠纷涉及到医疗事故争议时,向医学会等专业机构申请鉴定是很有必要的。 专业的鉴定团队会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对医疗行为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明确责任的具体程度。 这份鉴定结果将成为后续索赔的重要依据,能让索赔要求更加有理有据。 三、提起民事诉讼 如果经过协商调解都无法解决问题,那么向法院提起诉讼是最后的维权手段。 在诉讼前,需要精心准备好各类相关证据,比如详细的病历,它能反映整个医疗过程;准确的诊断证明,可说明病情状况;还有完整的医疗费用票据,能证实经济损失等。 这些证据要足以证明医疗行为存在过错以及由此造成的损害后果。 法院会依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公正的判决,若胜诉,可通过强制执行程序要求对方履行赔偿义务。 案情回顾: 小朱在就医过程中出现医疗纠纷,要求赔偿遭拒。小朱先尝试与院方协商,邀请卫生行政部门调解,但未达成一致。后申请医疗事故鉴定,结果认定院方存在一定责任,但院方仍拒绝赔偿。小朱无奈提起民事诉讼,争议焦点在于赔偿金额及责任划分。 案情分析: 1、协商调解阶段,双方未能达成一致,可能是因为诉求和理由未清晰传达,或者院方对责任认定存在异议。寻求第三方调解时,应确保第三方的公正性和专业性。 2、医疗事故鉴定结果是重要依据,院方拒绝赔偿可能是对鉴定结果不服。此时,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至关重要。 3、民事诉讼中,小朱需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医疗行为过错和损害后果,法院会依据证据和法律作出公正判决,若胜诉可强制执行。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