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登记结婚的分割财产怎么处理 |
分类 | 婚姻家庭-同居 |
解答 |
律师解析:
未登记结婚的财产分割问题,需要根据不同情况来妥善处理,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一、一般按共有财产处理 未登记结婚的双方不构成法律意义上的夫妻关系。 在同居期间所获得的财产,通常情况下,除了有确凿证据能够证明是其中一方个人所有的财产之外,其余财产都按照共同共有来处理。 二、确定财产范围 同居前,个人所拥有的财产毫无疑问归个人所有。 而在同居期间,共同所得或者共同购置的财产,都属于共有财产范畴。 比如共同经营生意所获得的收益,或者双方共同出资购买的房产等。 在确定财产范围时,要仔细梳理财产的来源和购置情况。 三、分割原则 财产分割时,首先可以由双方进行协商,按照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进行分割。 如果协商无法达成一致意见,那么任何一方都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会根据实际情况,按照照顾无过错方、照顾妇女和儿童权益等原则来进行分割。 四、证据关键 主张财产权益的一方,必须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财产的取得情况以及归属。 比如出资证明、财产购置凭证等相关材料,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案情回顾: 小朱和小李未登记结婚而同居。同居期间,两人共同经营生意获得收益,还共同出资买了房。后两人感情破裂,对于共同经营收益及房产的分割产生争议,小朱认为自己付出多应多分,小李则不认同。 案情分析: 1、小朱和小李未登记结婚,不构成夫妻关系。除能证明为个人财产外,同居期间财产按共同共有处理,共同经营收益及房产属于共有财产。 2、同居前个人财产归各自所有。分割财产时,双方可先协商,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法院会按照顾无过错方、妇女和儿童权益等原则分割。 3、主张财产权益方需提供出资证明、购置凭证等证据来保障自身权益。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