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父母离婚父亲不给抚养费能告吗 |
分类 | 婚姻家庭-子女抚养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遇到父亲不支付抚养费的情况时,是可以通过起诉来维护自身权益的。
下面为你做详细分析: 一、明确法律依据 我国《民法典》有着明确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以及保护的义务。 当父母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必须负担部分或者全部的抚养费。 这并非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责任,而是一项法定义务。 倘若父亲没有履行这一义务,那实际上就是对子女合法权益的侵犯。 这种侵犯行为在法律层面是不被允许的,法律会为受到侵害的子女提供相应的保障。 二、确定起诉主体 通常情况下,应该由子女作为原告来提起诉讼。 但如果子女还属于未成年人,不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那么就可以由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作为法定代理人,代替子女进行起诉。 这样可以确保未成年人的权益能够得到有效的维护。 三、了解起诉流程 首先,要精心准备好起诉状。 在起诉状中,需要清楚地写明双方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住址、联系方式等;明确提出具体的诉讼请求, 同时,要收集并准备好相关的证据,例如离婚协议中关于抚养费的明确约定,以及能够证明对方未支付抚养费的各种证据,像银行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 之后,向被告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在接到诉讼后,会依据法律规定进行审理,并作出公正的判决。 要是父亲在判决后仍然不履行支付抚养费的义务,那么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以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 案情回顾: 小朱的父母离婚后,父亲小李一直未按约定支付抚养费。小朱由母亲小静抚养,小静多次向小李索要无果,争议点在于能否通过起诉让小李支付抚养费以及如何操作。 案情分析: 1、根据《民法典》,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义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方需负担抚养费,小李不支付抚养费侵犯了小朱权益,小朱有权起诉维护自身权益。 2、小朱未成年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由母亲小静作为法定代理人代其起诉。 3、起诉时要准备好起诉状,写明双方信息、诉讼请求及事实理由,收集如离婚协议、转账记录等证据,向小李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基层法院起诉。若判决后小李仍不履行,可申请强制执行。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