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父母一方去世房产如何办 |
分类 | 婚姻家庭-遗产继承 |
解答 |
律师解析:
父母一方去世后,房产的处理要依据不同情况来妥善安排,具体如下:
一、确定房产性质 房产性质的明确是关键。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当父母一方去世时,若该房产是夫妻共同财产,那么按照法律规定,其中一半的产权理所当然地归属于在世的一方。 这是因为夫妻共同财产是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所得的财产,双方对其享有平等的处理权。 而剩下的另一半房产,则作为去世一方的遗产,进入后续的分配程序。 二、遗产分配 (1)有遗嘱的情况:如果去世一方留有遗嘱,那么遗产将按照遗嘱的内容进行分配。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遗嘱必须符合法定形式和实质要件才具有法律效力。 比如,遗嘱的形式要符合自书遗嘱、代书遗嘱等相应的法律规定,内容也要是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愿表达。 (2)无遗嘱的情况:若没有遗嘱,则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 在这些继承人会平均分配遗产。 三、办理过户手续 当各继承人的份额确定后,如果需要办理房产过户,所有继承人需要协商一致。 然后,携带诸如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房产证明等相关证明材料,前往不动产登记部门办理过户手续。 倘若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争议且无法协商解决,那么可以通过诉讼途径,由法院依法作出判决后,再按照判决结果办理过户。 案情回顾: 小朱的父亲去世,留下一套房产。争议点在于该房产是夫妻共同财产,小朱和母亲就房产分配产生分歧,且父亲未留遗嘱。小朱认为应平分,母亲觉得自己应多分。双方在办理过户手续时协商无果。 案情分析: 1、该房产为夫妻共同财产,按规定一半产权归小朱母亲,另一半作为父亲遗产。因无遗嘱,应按法定继承办理,小朱和母亲均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2、在法定继承情况下,一般应平均分配遗产。但考虑到母亲可能在生活等方面有特殊需求,在分配时可适当予以照顾。 3、若协商不成,可通过诉讼解决,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依法判决后,再按判决结果办理房产过户手续。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