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老人不想把财产给儿子怎么办 |
分类 | 婚姻家庭-遗产继承 |
解答 |
律师解析:
如果老人不想把财产给儿子,有多种妥善的处理方式,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一、订立遗嘱 老人可依据自身意愿,通过法定形式订立遗嘱来明确财产的分配。 常见的遗嘱形式有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和公证遗嘱等。 自书遗嘱要求老人亲自书写内容,书写完毕后需签上自己的名字,并清楚注明具体的年、月、日。 这样能确保遗嘱是老人真实意愿的体现。 代书遗嘱则需要有两个以上与遗产继承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在场见证。 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 公证遗嘱需老人前往公证机构办理公证手续。 公证机构会对遗嘱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严格审查,所以其效力相对较高,能有效避免后续可能出现的纠纷。 二、签订赠与协议 老人在生前就可将财产赠与除儿子之外的其他人。 为保障赠与行为的有效性,应签订书面的赠与协议。 协议签订后,若赠与的是动产,交付财产时赠与行为即完成;若是不动产,还需办理过户登记手续。 三、设立信托 老人还可通过设立信托的方式处置财产。 设立信托时,老人可以指定信托财产的管理和分配方式,受托人会按照老人的意愿对信托财产进行管理和处置,从而确保财产能按照老人期望的方式进行安排。 案情回顾: 小朱老人不想把财产给儿子,决定通过订立遗嘱、签订赠与协议、设立信托等方式处置财产。其中对于遗嘱形式选择上,儿子认为自书遗嘱可能存在伪造风险,质疑其效力;对于赠与协议,儿子觉得老人可能受他人蛊惑;对于信托,儿子认为受托人可能不尽责,引发争议。 案情分析: 1、关于遗嘱,不同形式有相应法定要求,自书遗嘱老人亲自书写并签名注明年月日,能体现真实意愿;代书遗嘱有见证人要求;公证遗嘱经严格审查,效力较高,符合规定的遗嘱应受认可。 2、签订赠与协议,只要是老人真实意思表示且符合法定程序,就是有效的,交付动产或办理不动产过户后赠与完成。 3、设立信托,受托人按老人意愿管理处置财产,若受托人不尽责,可依法追究责任。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