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拒绝继承遗产犯罪吗 |
分类 | 婚姻家庭-遗产继承 |
解答 |
律师解析:
拒绝继承遗产不构成犯罪,下面为您详细剖析其中缘由:
一、法律赋予的权利 我国《民法典》对于遗产继承有着明确规定。 在继承开始后,继承人若要放弃继承,需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 若没有作出相应表示,则视为接受继承。 这一规定赋予了继承人放弃继承的权利,从法律层面保障了他们能够依据自身意愿对遗产进行选择。 例如,当继承人因某些特殊原因,如与被继承人存在矛盾、自身经济状况良好无需遗产等,都可以依法选择放弃继承。 二、权利自由处分 继承权作为一种民事权利,权利人有自由选择行使或者放弃的权利。 放弃继承实际上是对自身权利的一种处分方式。 只要这种处分没有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以及公序良俗,那么这种放弃行为就是有效的。 比如,继承人可能出于道德、情感等因素考虑,主动放弃继承遗产,这是其自主决定的体现。 三、与犯罪行为的区别 犯罪是违反刑法规定,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而拒绝继承遗产仅仅是个人对财产权益的一种选择,它不涉及对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严重侵害。 例如,继承人放弃继承后,遗产会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分配,并不会对社会秩序或他人权益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所以不属于犯罪行为。 案情回顾: 小朱的父亲去世后留下一笔遗产,小朱因与父亲生前存在矛盾,书面表示拒绝继承遗产。小胡却认为小朱拒绝继承的行为构成犯罪,双方产生争议,焦点在于拒绝继承遗产是否构成犯罪。 案情分析: 1、根据我国《民法典》,继承人有权在遗产处理前书面放弃继承,小朱按规定作出表示,是在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其有权依据自身意愿对遗产作出选择。 2、继承权是民事权利,小朱放弃继承是对自身权利的处分,未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该放弃行为有效。 3、犯罪需违反刑法且具严重社会危害性等,小朱拒绝继承只是对财产权益的选择,遗产会依法分配,未对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造成严重侵害,不构成犯罪。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