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熟人之间的诈骗罪如何认定? |
分类 | 刑事辩护-金融诈骗辩护 |
解答 |
一、熟人之间的诈骗罪如何认定? 如果是熟人实施诈骗行为,诈骗行为涉及到的数额到达3000元以上的,受害人就可以向当地的公安机关报警处理,之后公安机关会予以立案,同时,受害人尽可能的提交相应的证据,以及提供熟人的联系方式等等。诈骗罪的认定主要是包括当事人实施了诈骗获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当事人是故意犯本罪的;当事人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等条件。 二、可以作为诈骗罪的证据有哪些? 1、书面报案材料与报案人身份证件 可以口头报案,但是为了事情能顺利解决,最好准备好书面报案材料。要写清楚事情发生的经过和具体内容,可能的话,再写上当事人认为构成犯罪的理由。 2、犯罪嫌疑人的身份资料 最好是犯罪嫌疑人的真实信息,如果对方留的是假的也要尽量提供,其中或有线索; 3、关于诈骗行为的证据 证据主要是两方面,第一是证明自己被骗的证据,第二是财产给付的记录,前者包括微信、支付宝、电话聊天记录、能够证明事情发生经过的证人证言、相关文件材料等,后者包括银行转账记录、交付现金情况、微信、支付宝交易记录、车辆、房产过户等能证明把金钱或者财产交付给对方的时间、地点、过程。 三、熟人涉嫌构成诈骗罪的从犯该如何认定? 1、在实施诈骗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首先提出犯意者通常为主犯,随声附和、表示赞同者通常为从犯。但这个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仅仅在犯罪共谋阶段随声附和, 而在具体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亦属于主犯,而不构成从犯。 2、在实施诈骗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策划、指挥犯罪活动者通常为主犯,被动接受任 务、服从指挥者通常为从犯。 3、多人实施诈骗罪其行为属于共同犯罪,而首次参加共同犯罪或者参加次数少于其他犯罪分子的,以及仅参加了部分共同犯罪的犯罪分子通常为从犯。 4、在诈骗案中实行行为强度通常较小,或者技巧不够熟练,视为从犯。 5、诈骗案中从犯由于初次作案、行为强度小,或者技巧不熟练,通常对造成犯罪结果只起很小的作用,甚至根本未起任何作用。 熟人之间的诈骗罪认定标准和其他的诈骗罪认定标准是没有区别的,只要是满足诈骗罪的犯罪条件,并且涉案的金额达到三千元以上的,就意味着公安机关是可以诈骗案件立案侦查处理的。只要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是可以作为诈骗罪的犯罪主体的。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