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夫妻财产约定怎么签署合同 |
分类 |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
解答 |
律师解析:
签署夫妻财产约定合同,有以下具体步骤:
一、确认主体资格 双方当事人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合同条款的含义,并作出真实的意思表示。 比如,要确保双方精神状态正常,能独立进行民事活动。 二、明确财产范围 合同中要清楚约定双方的财产范围,涵盖婚前财产(如婚前个人存款、房产等)和婚后财产(如婚后工资收入、投资收益等),尽可能详细地把各项财产一一列举出来。 三、界定归属方式 明确约定财产的归属方式,像归一方所有、共同共有或者按份共有等,每种归属方式都要清晰界定,避免模糊不清。 四、约定相关事项 可对财产的管理、使用、处分等相关事宜作出约定,比如大额财产处分需双方协商一致等,预防日后纠纷。 五、签字及公证 合同需双方签字,并注明签订日期。 进行公证能增强合同法律效力。 六、变更补充规范 若后续对合同内容变更或补充,要以书面形式进行,且经双方签字确认。 总之,合同要严谨明确,保障双方权益。 案情回顾: 小朱和小丽签署夫妻财产约定合同,小朱精神状态欠佳,小丽质疑其是否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对于婚后小朱的投资收益是否纳入财产范围存争议,财产归属方式也未明确界定,后续小朱想变更合同内容但未书面且双方签字确认。 案情分析: 1、主体资格方面,若小朱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所签合同可能无效或效力待定,因其无法真正理解条款并作出真实意思表示。 2、财产范围不明确,易导致双方对哪些财产受约定存在分歧,影响合同执行。 3、归属方式未界定清,会在财产处置等方面产生矛盾。 4、变更未按规范,无法有效变更合同内容。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