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签订婚内共同财产协议 |
分类 |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
解答 |
律师解析:
签订婚内共同财产协议,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双方协商:夫妻双方需静下心来,就财产相关事宜展开全面且深入的协商。 比如财产的具体范围,是仅包括现有的房产、存款、车辆,还是涵盖未来可能获得的财产; 对于财产的归属,是按比例划分还是有其他特殊安排等,直至双方达成一致意见。 2.明确条款:在协议中清晰列出共同财产的范围。 对于房产,要注明具体地址、面积等信息; 存款需明确金额及存放银行; 车辆则写明品牌、型号等。 同时,确定好各自在这些财产中所占的份额。 3.约定处分方式:规定财产处分的具体方式。 例如,对于房产、车辆等价值较高的财产,买卖、赠与等重要行为需双方共同同意,以防一方擅自处置。 4.签字盖章:双方认真在协议上签字,并注明签订日期。 为增强协议的法律效力,最好再加盖双方的印章或指印。 5.公证(可选):可选择将协议进行公证,公证后的协议法律效力更高,但这并非必要程序。 签订时要确保协议内容合法、真实、自愿,避免法律纠纷。 案情回顾: 小朱和小丽是夫妻,二人协商签订婚内共同财产协议。在财产范围上,小朱认为未来可能获得的财产不应算在内,小丽则坚持应涵盖;在房产处分上,小朱主张自己可单独处置,小丽不同意,双方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关于财产范围争议,按照法律规定,夫妻双方可以协商确定共同财产范围,既可以仅包括现有财产,也可涵盖未来可能获得财产,应以双方最终协商一致意见为准。 2、对于房产处分争议,由于婚内共同财产协议需双方自愿达成,若一方擅自处置可能损害另一方权益,通常涉及重大财产处分行为应经双方共同同意。 3、双方应确保协议内容合法、真实、自愿,避免后续法律纠纷。签字盖章环节也应认真履行,公证可视情况选择。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