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夫妻财产公证书有效期多久 |
分类 |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
解答 |
律师解析:
夫妻财产公证书通常是没有有效期限制的,只要其未被依法撤销,便始终具备法律效力。
这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原因: 1.公证书性质决定其长期有效: 公证书本质上是对夫妻双方关于财产约定这一法律行为的真实性与合法性的有力证明。 当公证程序完成后,这一财产约定在法律层面就得到了确认。 比如说,夫妻双方约定某套房产归一方所有并进行了公证,那么这个约定就具有了法律意义。 除非后续出现新的事实,例如一方能证明在公证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或者有新的法律依据表明该公证不符合法律要求,否则该公证书不会轻易被撤销,会一直保持其法律效力。 2.法律规定未设定期限: 我国现行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夫妻财产公证书存在固定的有效期。 只要夫妻双方没有对之前的财产约定进行变更或者撤销,而且公证书本身不存在错误、违法等可被撤销的情况,那么这份公证书就会持续有效。 例如,夫妻双方公证约定婚后各自收入归各自所有,只要没有新的约定和法定撤销事由,该公证书就一直有效。 当然,如果夫妻双方经过协商,一致决定重新签订财产协议并再次进行公证,那么新的公证书将会取代原来的公证书,以新的约定为准。 案情回顾: 小朱和小丽是夫妻,二人曾对财产进行约定并办理了公证书,约定某套房产归小丽所有。多年后,小朱称公证时小丽存在欺诈行为,要求撤销公证书,重新分割财产,双方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从公证书性质看,公证书是对夫妻财产约定法律行为真实性与合法性的证明。完成公证程序后,财产约定在法律层面得到确认。除非小朱能证明存在欺诈等情形,否则公证书不会轻易被撤销。 2、从法律规定看,我国法律未规定夫妻财产公证书有固定有效期。若公证书本身无错误、违法等可撤销情况,且夫妻双方未变更或撤销之前约定,公证书持续有效。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