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时,过错方的财产分割原则是什么 |
分类 |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
解答 |
律师解析:
关于分割离婚财产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五点:首先是“平均分配”,即在婚姻持续期间所获得的所有财产属于共同所有,并需作整体性的均分处理。
然而,如果其中一方能够证实对方存在过失行为,那么可据此向法庭提出更多的财产收益请求。 其次,当离婚进行到最后阶段之时,若发现某一方生活处在极度艰难困苦之中,另一方则应当无条件地提供适当援助,使得其可以渡过难关。 再者,在涉及到具体财产分配的问题上,需要由双方自行协商解决; 若无法达成共识,应由当地司法机关依法做出裁决。 另外,在财产分割过程中,法院通常会充分尊重并采纳子女权益及女性利益优先的原则。 更为重要的是,假如证明某一方在此过程中确实犯下了错误,那么另一方便有权要求更多的财产份额乃至提出经济损害赔偿的请求。 而对于孩子的抚养费用支付问题,同样也将作为考量利益平衡的关键因素加以重视。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