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被执行人故意转移财产如何定罪
分类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解答
律师解析:
被执行人故意转移财产这一行为,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1.法律依据: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对于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如果被执行人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并且情节严重的,就会被依法定罪处罚。
2.行为认定:要认定此行为,需要证实被执行人存在转移财产的故意。
比如,将自己名下的房产、车辆等财产,在没有合理经济往来的情况下,无偿转让给他人;
或者以远远低于市场正常价格的水平,转让自己的财产等。
而且,这种转移财产的行为必须导致判决、裁定无法顺利执行或者执行起来困难重重。
3.责任承担:若情节相对较轻,被执行人可能只需承担民事责任,比如被要求追回已经转移的财产。
但要是情节严重,就会面临刑事处罚,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总之,被执行人故意转移财产属于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刑事或民事责任。

案情回顾:

小朱因欠款纠纷被法院判决需偿还小李款项。判决生效后,小朱为逃避执行,在无合理经济往来下,将名下房产无偿转让给小胡,导致小李的债权难以实现,双方就小朱是否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小朱在有能力执行法院判决的情况下,故意将房产无偿转让给他人,存在转移财产的故意,符合行为认定中关于转移财产的相关情形。
2、小朱的这一行为致使判决难以执行,若情节严重,依据法律规定,小朱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需承担刑事责任;若情节较轻,则需承担追回转移财产等民事责任。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12: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