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侵占父母财产罪立案标准是多少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我国的刑法体系中,并不存在“侵占父母财产罪”这样确切的罪名,与之关联较为紧密的通常是侵占罪。
下面为你详细介绍相关内容: 1.侵占罪的定义及构成详解: 侵占罪,从本质上来说,是以非法占有为明确目的的一种犯罪行为。 具体表现为,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并且,只有当这种侵占行为涉及的财物数额较大,同时在财物所有人要求归还时,侵占者仍然拒不交还,才构成侵占罪。 2.立案标准明确: 依据相关的司法解释以及司法实践中的惯例,侵占罪中所指的“数额较大”,一般界定为1万元以上。 这意味着,如果某人侵占父母的财产,金额达到了1万元以上,而且在父母要求其退还财产时,其坚决不肯退还,那么这种行为就有可能构成侵占罪。 3.处理方式介绍: 侵占罪属于自诉案件的范畴。 也就是说,需要由被害人,也就是父母,亲自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要是侵占的数额没有达到1万元以上这个标准,虽然不构成侵占罪,但侵占者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案情回顾: 小朱长期保管父母财产,后父母要求其归还,小朱拒绝,涉及金额达1.5万元。争议点在于小朱这种行为是否构成侵占罪,父母能否通过法律途径让小朱归还财产。 案情分析: 1、小朱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父母财产非法占为己有,涉及金额1.5万元达到“数额较大”标准,且在父母要求归还时拒不交还,符合侵占罪的构成要件。 2、此案件属于自诉案件,需要父母亲自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来维护权益。若金额未达1万元标准,虽不构成侵占罪,但小朱需承担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