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构成敲诈勒索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敲诈勒索罪成立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首先,该犯罪侵害的客体应该是公共或私人财产的所有权,以及他人的人身权或者其他合法权益; 其次,在客观方面,行为人为实现其非法目的,往往会采取诸如威胁、恐吓、压制等方式,逼迫受害者交付其财物; 第三,该罪的主体通常为人,但是年龄必须达到十六岁并具有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否则便不能成为该罪的罪犯。 此外,敲诈勒索罪的定义中包含了一个重要的特征,那就是其犯罪的对象仅限于公私财物,非人类或者其他物品。 然而,有的学者却持有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敲诈勒索罪的对象可以存在于复合层面上,既包括人也包括公私财物。 因此,从敲诈勒索罪的行为方式出发,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敲诈勒索的客体只能是财产的所有权,故而其犯罪的对象仅限于公私财物,而不可能是人类个体。 综上所述,该罪的客体属于复杂的多重范畴,它不仅破坏了公共或私人财富的所有权,同时还对社会公众的生命安全和个人权利造成潜在的威胁,这也是它区别于盗窃罪、诈骗罪等其他违法犯罪行为的重要特质之一。 最后,值得强调的是,该罪的行为方式往往表现为行为人利用各种强迫、威胁、恐惧等手段,逼迫受害者交出其所有财产,这种威胁通常以告知某人将会面临某种形式的危害作为条件,逼迫受害者支配自己的财产,换句话说,即是要求对方按照行为人的意愿处置其财产,否则此人将会在将来的某一刻承受不良后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