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犯罪动机在法律上如何定义
分类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解答
律师解析:
犯罪动机是促使罪犯产生并推动其采取犯罪行为的深层次的驱动力,它作为一种关键的驱动元素在整个犯罪心理学的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犯罪目的,则是罪犯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所期望获得的某种不良效果的内心情感倾向。
尽管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均体现为行为者的主观心理活动,然而它们之间依然存在一些显著的区别:
首先,从出现的时间顺序上分析,犯罪动机往往在犯罪行为发生之前就已生成,而犯罪目的则紧随其后;
其次,从它们所包含的内容及特性以及对于犯罪行为的影响力等角度进行观察,犯罪动机往往揭示了行为者实施犯罪行为的根本缘由,相对较为抽象,对于犯罪行为具有强大的推动力;
反观犯罪目的,它通常揭示了行为者对于特定危害后果的追求,相较之下更加具体明确,扮演着指导犯罪行为的角色;
最后,无论是同质性的犯罪行为还是异质性的犯罪行径,犯罪目的都是趋于统一的,但是犯罪动机却可能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即使犯罪性质迥然不同,但是犯罪目的仍然可能保持一致。
此外,犯罪目的还会直接影响到司法机关对罪犯的量刑判决,同时也为法官判定犯罪提供依据,而犯罪动机则主要对罪犯的量刑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司法鉴定或心理学研究过程中,准确地区分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显得尤为重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2: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