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放高利贷犯法吗会判刑么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通常情况下,行为人进行合法的高利贷业务并不涉及违法行为,但是,当他们所提供的贷款利息超过了法定的最高标准时,这部分超额利息将无法受到法律的保护。
然而,如果行为人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再将这些资金用于发放高利贷,那么他们就有可能触犯刑法中的“高利转贷罪”。 根据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以谋取非法利益为目的,通过套取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然后将这些资金以高利率转借给他人,如果违法所得金额达到一定程度,行为人将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事处罚,同时还需要承担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
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放高利贷是违法的,对于民间借贷约定的利率不得超过法律规定的范围,超过部分不受法律保护,借款人可以不予以支付。 但是合理的本金及利息应当及时返还。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 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